什么是“智性恋”?
这篇文章非常巧合地写于我已经不再智性恋过后。
说“不再”当然是因为痴迷过。那么多年来,我规律地喜欢着高中的时候名字被贴在红榜、大学过后很快成为班上保研热门的人,他们的一生跟名校紧密相随。我觉得很正常,人类都有胜者情结,谁不会喜欢在雄竞场杀出了血路的人呢?
直到领略到他们形形色色的种种,滤镜粉粉碎,我一边打扫着他们留下的硝烟战场,一边还是心存余情,便开始觉得不对劲。我有段时间甚至真诚地觉得自己疯了,因为我知道他们有万般的不值得,而且我早就不再因为一个学历好听的男友感觉自己足以“沾光”,但重新认识人的时候,我还是没几句就好奇对方的学历。
朋友有一次试图开导我,说她以前很喜欢做饭的男生,直到有一天自己学会了做饭,前者的魅力霎时消散。她说,人会给自己得不到的东西附上别样的魅力,得到了也就祛魅了。
我盯着她:那你看看我,我本人,早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学历。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还是喜欢这种男的……
而今,许是年纪渐长,我终于在2022年的冬天彻底放下。我听到那个谁或那个谁谁,有着漂亮的履历、无短板的成绩,内心终于不再有任何波澜。我只会觉得没劲。
但我就站在这种心境上去讲“智性恋没什么好恋”也太没礼貌了。我只能说,我理解,就像我以前,心比天高、自命不凡,觉得自己的爱情线理应是跟我独特的青春一般,惊天地泣鬼神——虽然我后来想明白了,我的青春跟独特没有关系,绝大多数人的青春,跟独特都没有关系。
我们自视独特,所以会去喜欢一个我们觉得跟别人不一样的人。而你要怎么界定一个人的“不一样”呢,在最为漫长的学生时代,你的评判标准只有,智商。
你别说那种喜欢里面没有虚荣,虚荣简直就在这种喜欢里死死黏住,剥脱不掉——他那么出众,他目前的人生,就像那个红榜上的名字,闪闪亮亮地立在那里。而你享受于别人问起“你喜欢谁”时,骄傲地往那个年级风云榜的位置一指。你觉得别人确实都黯然失色。
承认吧,你会喜欢一个智商出众的人,因为你总想给自己的青春找一个闪亮的注脚。
我多年以后,在上海冬天温暖的室内,刷到那种大家聊“青春遗憾”的视频,不少小女孩讲,啊,高中遇到了一个谁谁,那时候就是班长/班里第一名,他后来去了X大,而我也只能在普通学校远远地想象他过着什么样的生活,他现在,一定意气风发吧?
但我想了想我认识的那些“X大”的男同学,我想到我们之间那些无意义的鸡零狗碎、穿越名利场的一脸狼狈,那些近处的、看得到的欲望让人真实且失去所有魅力。我觉得“X大”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终点。
只是你的想象罢了。
就包括他的出众。
人年轻的时候很容易觉得青春的故事有个终点。就像我,高考后因为失恋,一门心思要去上海,因为我需要一个“远走高飞”的结局,上海离成都2000多公里,真好,够我飞的。
我以为来上海就是终点。上海在城市里也好像一个名校,名头响得近乎无出其右。这么多年来,我从零开始,从50块一篇的稿费开始,保持努力、保持野心磅礴,慢慢得到了很多。
但生活真正的失望却奔涌而来。我一直写,一直改,我很累,但只能在周末的深夜给自己多点一杯美式。我跟人笑着讲我以前因为怀疑自己“是不是这块料”在被子里痛哭,而那些使劲拼凑出来的东西最终也无人在意。对方真的也就是笑笑。我磕cp,看到他们把最大的信任和依赖都给了对方,那种自己闭着眼睛倒下后,可以相信自己能被对方接住的人,我心想,我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人。
从未。
或许我过得很好,我有地方住,不愁吃穿,实现了一些些目标,但为什么,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一个人,真的听得懂我想要讲什么呢?为什么不会有一个人,正儿八经地评论我,我的才华到底够不够格,我的野心到底是不是痴心妄想?为什么不会有一个人,在我追求盛名的路上,跟我像一条绳上的蚂蚱一样,一起四处打滚,他会尽情批评我做的混蛋事,但骂完我又帮我给客户拨通那些挽回场面的电话。
而我或许有机会遇到这样的人,他们卡在了……被我问学历的第一关。
真的。人到底为什么,在年轻的时候,都要走那么多弯路,直到拨开那些虚荣、那些怕被人看低的恐惧、那些虚张声势撑起假场面的一切,才能真正懂得,真正看清,自己所需要的一切,不过是一颗真心。
而这样的真心不一定来自什么样的人,你只是遇到,只是靠运气去遇到。
然后就像美妙的宇宙大爆炸一样,有了一颗小小的真心,才能接踵爆炸出接下来的一切。
我18岁的时候渴望一个完美结局的故事,直到我跑到了故事的对岸,发现没人真正过得好。我18岁的时候还渴望一个没有短板的完美伴侣,他是一个“X大毕业、身高180、学院传说”的完美男人,直到牵起那样的人的手,看见他的目光盯着遥远的海平面。
但我已经不再想做海那边的人。
这么多年来,跨海的一路我顺风顺水,以为一切受到庇佑,我意气风发,决定大展宏图。直到有一天没有了返航的路,而我在逐渐散开的雾气里回望来程,发现我失去了真心。
责任编辑:讷讷